核心提示
2009年,遼陽市著手開發建設河東新城;2012年,遼陽市行政區劃調整,文圣區由遼陽市主城區調整至河東新城,區劃上實現跨河而立,行政上實現合署辦公,發展上實現深度融合,就此開啟了建設幸福文圣的新篇章。
十年來,文圣區主動適應新常態,扎實推進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在文圣區和河東新城管委會合署辦公后,“1+1>2”的協同效應不斷顯現,全民共建的大美河東更有質感,全民共享的幸福文圣更有溫度。
文圣區跨河而立,如今已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新城區。
規劃先行
建設美麗新城區
明媚的秋日陽光下,遼陽市文圣區東京陵街道金域華府園區逐漸退去夏日的單調綠色,多姿多彩更顯風情。很難想像,這里曾經荒草叢生、人煙稀少。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河東新城已是綠草如茵、高樓林立,設計師、建造者手中的一張張圖紙變成了現實。
文圣區住建局工作人員李松哲感嘆不已:“十年來,我親眼見證了河東地區的變化,從一片平地變成高樓林立,成為宜居宜業的新家園?!?/span>
每逢月初,文圣區住建局的工作人員會對各小區的綠化和環境衛生進行例行巡查,既促進了各小區的垃圾清運和環境衛生治理,也推動著城市建設和管理不斷進步。
如今,河東地區基建工程日臻完善,文圣區住建局主要負責對已完成建設的工程進行管理。今年,已完成轄區裸露地塊綠化1.25萬平方米,鋪設瀝青路面8000多平方米……河東新城正一步一步完善,走向繁榮。
2012年,遼陽市行政區劃調整,文圣區由遼陽市主城區調整至河東新城。十年來,文圣區健全完善與河東一體化發展戰略,建立統一發展格局:高起點規劃布局,由省城鄉規劃院編制了“一城、一道、一帶、四園”產業布局和城市框架結構,精心制定路網建設規劃。打破交通瓶頸,突破區劃前各行政區域的分割,建成貫通國省干道、四通八達、城鄉一體的交通網絡;科學謀劃工業園區發展,歐洲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健全完善城鎮發展規劃,圓滿完成了羅大臺鎮、小屯鎮詳細規劃。
調優結構
培育壯大新動能
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遼陽農產品加工產業暨冷鏈物流建設項目在文圣區正式開工。該項目為省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工程項目,已入選遼寧省政府2022年重點項目。8月13日,計劃投資8.6億元的該項目,獲得省農發基礎設施基金8600萬元,成為該項基金發放的首筆業務。
項目位于遼陽市文圣區遼東路與望水大街交界處,占地面積261452.7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03550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科創中心、冷鏈儲備庫、加工廠房、物流樞紐等。項目建成后,將為遼寧中部地區提供低價、優質、美味的農副產品,帶動周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緩解就業壓力,直接帶動遼寧中部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
這正是文圣區高起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經濟發展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真實寫照。
現代農業發展邁出新步伐。文圣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流轉土地1.5萬畝,設施農業達到5000畝;羅祖甜瓜、彤鑫黑色農產品等特色農業品牌優勢凸顯,太子河生態經濟帶引領農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新建高標準農田3.5萬畝,家庭農場26家,新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93家,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56家。
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新成就。隨著歐洲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的有序推進,新型建材產品市場反響良好,慶化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慶陽民爆“5G+工業互聯網”示范車間建設順利推進。文圣區內企業省級研發中心達到4家,造紙機械等產品的科技含量、生產工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現代服務業跑出加速度。多年來,文圣區堅持產城融合,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金域明珠幸福里商業街、麗亭酒店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一河兩岸濱河商圈基本形成,帶動河東新城人氣、商氣快速提升,常住居民由3萬人增至8萬人,各類市場主體由725戶增至2526戶??偛拷洕粩喟l展,中南數字產業園迸發集聚效應,智慧物流等5個重點項目相繼落地實施,點亮數字經濟發展增長極。文旅產業迅速發展,太子島攀巖基地、房車營地和冮官窯文創產業基地被命名為“遼陽市文化產業基地”,“一帶一城一陵一島一窯”精品旅游線路初具規模。
深化改革
釋放發展新活力
近兩年,作為城市藝術的終端載體,遼陽大劇院致力文化惠民,在引入高雅前沿藝術的同時支持地方文化發展,營造雅俗共賞、百花齊放的藝術氛圍,持續提升美譽度和影響力,成為古城嶄新的城市文化客廳。
“以前辦手續要跑半個月,現在幾個小時就能辦完?!被貞浧饍赡昵稗k理證照的情形,遼陽大劇院營銷中心負責人劉鐵深有感觸。在企業入駐之初,面臨多項演出審批手續亟待解決,是文圣區營商局的貼心服務,讓企業搭上了“審批快車”。如今,遼陽大劇院打破時空地域壁壘,把高規格的藝術舞臺引入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營造濃厚藝術氣息,構建地區百姓心中的精神家園。截至目前,已接待承辦各類演出180余場,近12萬人次觀看演出。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文圣區營商環境更優、體制機制更活、發展活力更足。
一處閑置資產,變為直播高地,文圣區走出“妙招”,滿盤皆活。10月11日,位于中南廣場的一家智慧物流平臺,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忙個不?!暇€運營兩年來,平臺注冊會員超過9000個,企業運營良好。
文圣區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優質企業落戶,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隨著“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1818項申請事項全部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申請事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82.27%,“一件事一次辦”事項達到110個。
在文圣區公共服務中心設立代(幫)辦服務窗口,代(幫)辦輔導員為企業實現零填表、零等候、零距離、零往返;實行一張表單統一受理、一套材料網上推送、一鍵點擊并聯辦理、一個窗口限時辦結“四個一”審批模式,為項目落地提速。
創新項目服務保障機制。文圣區健全完善項目包保責任制,著力構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項目服務長效機制;成立企業家聯誼會,搭建駐區企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的平臺。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招商引資奠定了基礎。文圣區全力以赴推進招商引資,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和閑置資源,積極對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經濟發達地區,成功引進中國人壽等國內知名企業70余家,萬達廣場等重點項目131個。
綠色發展
共建幸福新家園
國慶假期,許多遼陽市民選擇運動健康游、近郊游。在文圣區太子島馭隆馬術基地健康騎行,成為遼陽市民休閑健身新方式。
作為遼陽首家以經營騎行訓練、馬術衍生產品、馬場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文旅體融合產業項目,返鄉創業的宋傳文正是看好了太子島的生態環境,決定開發戶外旅游項目。他投資建設了馬術訓練場、跑馬場,聘請了專業馬術騎師,基地新增就業崗位20多個。
春有桃花、野梨花懸崖綻放;夏有綠樹成蔭、山花遍野、荷花傍水……近年來,文圣區立足太子河風光帶地域優勢,不斷增添新景觀,積極打造風格迥異的景觀帶,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太子島村葡萄種植戶胡麗媛是第一批拓荒者,她從花甲之年開始拼搏創業一直到古稀之年,而今終于圓夢。如今,葡萄采摘園周圍還種上了美麗的鮮花和四季的蔬菜,用辛勤汗水和誠信經營,守護著一片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迎來四面八方的采摘客人。
持續推進生態治理,文圣區的空氣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潔。
城鄉面貌發生重大變化。新運大橋、衍水大橋、襄平大橋、望水大橋、中華大橋相繼建成通車。實施商住開發項目32個、總面積497萬平方米,可容納人口12萬人,已有6萬人入住。
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累計騰空土地9487畝,城鎮化率達到68%??偼顿Y13.8億元、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的慶陽棚改項目進展順利,8200戶居民將于11月底全部回遷。新建、維修主要道路25條107公里。全面推進全域環衛一體化,64個村屯實現環衛社會化服務全覆蓋。
文圣區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實施村屯綠化項目20個,新建東京城遺址公園,新增造林面積7200畝,森林覆蓋率大幅提升,兩家企業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新建太子河兩岸生態景觀路38.65公里,太子河歷史文化風光帶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太子島成為享譽省內的都市休閑“后花園”。
城市功能日益完備。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校以及遼陽技師學院、“三館”、大劇院等教育、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建成;水電氣暖管線、污水處理廠、凈水廠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遼陽市行政中心順利搬遷,河東各類商戶達到530家,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生態改善,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看,家鄉的生態環境是不是越來越好了,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如此美景?!?0月11日,遼陽市文圣區東京陵街道保萊社區居民林娜帶著外地來的表姐一家,在太子河歷史文化風光帶散步,自豪地介紹說。
秋日的古城遼陽,天藍水碧,如詩如畫。太子河兩岸百里長廊如同鋪展在遼陽大地上的優美畫卷,吸引著眾多游客慕名而來,成為聞名省內外的旅游打卡地。
太子河歷史文化風光帶位于遼陽市文圣區,坐落在遼陽老城區和河東新城之間,是國家4A級景區。風光帶北起望水大橋,南至遼東路橋,全長8公里,占地面積7.0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2.27平方公里,景觀綠化面積4.8平方公里。
近年來,文圣區對太子河兩岸生態環境進行了全方位高標準建設,建成一處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科學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景區。風光帶結合遼陽古城的歷史文化元素,按照襄平橋、新運橋、中華橋、衍水橋和望水橋為自然分界,分別在一河兩岸建設了唐園、宋園等九大園區。景區因地制宜,不斷完善生態綠化,植被茂密,有10萬余株樹木,花田近50萬平方米,草坪鋪設近百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達85%以上。
太子河歷史文化風光帶景區內空氣中含氧量極高,是天然的“城市氧吧”。景區核心位置設有如意湖、觀景高架橋、花溪谷、陽光草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等數十處人文景觀,為游人提供了休閑度假的好去處。體育運動公園以及籃球場、足球場和分散各處的健身廣場,更為游客運動健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遼陽賦和詩石、景石等歷史文化符號,展現了遼陽2300年悠久的歷史。造型各異的5座跨河大橋,為景區增添了現代化的氣息。夜間,橋上燈光與水面、兩岸建筑交相輝映,流光溢彩。徜徉景區,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智慧賦能,讓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在新運大街與新華路交叉路口,這輛逆行的黑色轎車被系統成功抓取后,車輛信息也隨即在大屏幕上顯現?!?0月10日,坐落在遼陽市文圣區中南數字產業園的遼陽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正在演示智慧交通功能,工作人員詳細地介紹了系統的功能。智慧交通正式上線后,平均停車次數、延誤時間將降低12%至20%,行駛速度因此提高10%至20%。
經過一年的持續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已完成智慧黨建、政務服務、市域治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經濟文化七大主題場景布置。通過不斷接近智慧城市的發展愿景,遼陽城市管理機制正從“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變革,逐漸由末端“治理”升級為源頭“智理”。
讓數據為傳統產業賦能,著力建設“數字遼陽、智造強市”,是遼陽市確定的戰略目標。文圣區積極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發展,依托中南數字產業園和歐洲智能制造產業園,引導數字經濟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打造“數字遼陽智造強市先行區”。
中南數字產業園由中南集團在遼陽河東新城投資興建,總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3.8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資17億元。
文圣區聚焦“打造數字遼陽智造強市先行區”的發展目標,不斷完善中南數字產業園服務功能,全力扶持現有項目發展壯大,強化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增加項目數量,擴大項目規模,提高項目質量,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努力打造高質量數字經濟應用示范基地。同時,加快推進歐洲智能制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智能制造企業,力促已經簽約的項目落地實施,積極爭創省級“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區。
黨建引領,讓基層治理精細高效
帶領黨員和社區工作者到遼陽雷鋒紀念館參觀學習;邀請遼陽市民間藝術團為轄區建筑工人慰問演出;舉辦攝影大賽、大型文藝晚會……自從遼陽市文圣區東京陵街道京都城社區黨支部與遼陽市名仕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共建以來,將物業服務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增進了社區黨支部黨員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提升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
今年以來,文圣區全面落實遼陽市關于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工作要求,切實深化區域黨建聯盟,匯聚起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力量,夯實服務,推進全域社區黨建工作,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如今,由千山水泥社區打造的“社區百問通”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好幫手,政策解答、上下溝通、辦事流程一步到位?!吧鐓^百問通”涵蓋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辦證流程等內容,面對居民百問不煩,百問皆通,切實減少了居民因不了解政策、辦事流程等造成的多跑路情況。
在京都城社區,社區黨支部成員定期開展走訪慰問老黨員活動,讓老黨員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與重視,激發了他們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并鼓勵年輕黨員向老黨員學習。此外,他們還組建“京都城民族管弦樂隊”,通過日常訓練和公開表演,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的愛國之情,傳遞祝福,營造愉悅的居住體驗。
“住在這個小區很安心,有事兒需要幫忙,隨時都有人響應?!睎|京陵街道祥和社區的獨居老人王大娘欣慰地說。針對老齡化家庭、空巢家庭占比較高,居民辦事難等問題,祥和社區組織骨干黨員成立“服務站”,從調解糾紛、代辦證件、代繳水電費到暖氣維修等,全程代理幫辦,真正把黨組織服務做到了居民家里?,F在,居民有事找“服務站”,找黨員幫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關心社區建設和向社區反映訴求的人也越來越多。
隨著基層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居民的日子越來越舒心。下一步,文圣區將繼續加強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和改進社區工作,推動更多資源向社區傾斜,讓更多百姓沐浴幸福陽光。
來源:遼寧日報·北國客戶端